地点
人物库 南北朝
僧慧侃南北朝末隋初 524 — 605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全唐诗》收诗2首,小传云:“慧侃晋陵曲阿(今江苏丹阳)人。
姓汤,住蒋州大归善寺。
”按此小传节录自《续高僧传》卷三四,传末云:“以大业元年(605)终于蒋州大归善寺,春秋八十有二。
”其生年应为公元524年
终其一生,并未入唐。
全唐诗》误作唐人收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七 證悟科
晋陵曲阿汤氏子。
少受学于和阇梨
和尤神异。
世莫能测。
然于尊像。
事之如生。
见立像不敢坐。
劝人必造坐像。
行遇困厄。
救济不遗力。
尝见群猪被缚。
和因唱曰。
解脱首楞严。
缚辄自解。
猪逸去。
主亦从而放之。
苟众所会聚。
则为说法开寤。
晚年至邺盛化。
归向之徒。
颂其德至今。
竟卒于邺。
将卒。
有问其所證者。
曰吾得善根成熟耳。
初于和。
固有所传授
后往岭南
真谛专精禅寂。
岁晚住栖霞寺
又往扬都法师所。
偲素知其行业。
礼接之。
将别。
请现神力。
曰。
许复何难。
即出臂窗中。
长数十丈。
取齐熙寺佛殿额。
持还房中。
谓偲曰。
吾第恐世人惊异。
故不屑为也。
大业初
卒于蒋州大归善寺。
春秋八十二。
将卒之日。
忽掷三衣幞于堂上曰。
还汝众僧三衣。
吾今死已。
遽闭房入。
众愕然。
起追视之。
但白骨一具。
跏趺坐床上。
撼之锵然不散。
释慧侃
姓汤
晋陵典河人也。
少受学于和阇梨
和灵通幽显。
世莫识其浅深。
而翘敬尊像。
事同真佛。
每见立像不敢前坐。
劝人造像惟作坐者。
道行遇诸因厄无不救济。
或见被缚之猪。
和曰解脱首楞严。
猪寻解缚。
主因放之。
自尔偏以慈救为业。
大众集处辄为说法。
皆随事赞引即物成务。
众无不悟而归于道。
末往邺下大弘正法。
归向之徒至今流咏。
临终在邺。
人问其所获。
云得善根成熟耳。
奉其神化积有年稔。
众知灵异初不广之。
后往岭南归心真谛
因授禅法专精。
不久大有深悟。
末住栖霞
安志灵静。
往还自任不拘山世。
时往杨都法师所。
偲素知道行。
异礼接之。
将还山寺。
请现神力。
云。
许复何难。
即从窗中出臂。
长数十丈。
解齐熙寺佛殿上额。
将还房中。
语偲云。
世人无远识。
见多惊异。
故吾所不为耳。
大业元年
终于蒋州大归善寺。
春秋八十有二。
终日。
以三衣襆遥𢱍堂中自云。
三衣还众僧。
吾今死去。
便还房内。
大众惊起追之。
乃见白骨一具跏坐床上。
就而撼之铿然不散。
释慧侃
曲阿人也。
蒋州大归善寺。
灵通幽显世莫识之。
而翘敬尊像事同真佛。
每见立像不敢辄坐。
劝人造像唯作坐者。
后往岭南修禅法。
大有悟解。
住栖霞时尝往扬都谒偲法师
偲异礼接之。
将还山偲请现神力。
即从窗中出臂解齐熙寺佛殿上额。
因语偲云。
世人无远识见多惊异。
故吾所不为耳。
大业元年终于大归善寺。
终日以三衣还众僧。
吾今死去。
徒众好住。
便还房内。
大众惊起追之。
乃见房中白骨一具跏坐床上。
撼之锵然不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王琳南梁末至北齐 526 — 57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26—573 【介绍】: 南朝梁末、北齐时会稽山阴人字子珩
出身兵家,少好武,因姊妹并入梁元帝后庭,得在左右,遂为将帅
王僧辩侯景,拜湘州刺史
果劲绝人,倾身下士,深得兵心,元帝疑忌之,出为广州刺史
西魏江陵元帝赴援,除湘州刺史
率师至长沙江陵已陷,元帝被杀,遂割据一方,求援北齐,立梁永嘉王萧庄,与陈霸先抗衡。
后为陈军所败,与萧庄奔齐。
齐以骠骑大将军扬州刺史特进侍中进封巴陵郡王
陈宣帝太建五年,陈将吴明彻北齐战败,被擒杀。
全梁文·卷五十九
字孝璋琅邪人
南徐州秀才,尚义兴公主,拜驸马都尉,累迁中书侍郎员外散骑常侍,终司徒左长史
(案后梁别有王琳,见卷六十八。)
全梁文·卷六十八
王琳(《酉阳杂俎》作韦琳),明帝时中书舍人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章华陈朝 ? — 58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587 【介绍】: 南朝陈吴兴人字仲宗
家世务农,至华独好学,通经史,善属文。
侯景作乱,游岭南,居罗浮山寺,专精习业。
欧阳頠广州刺史,署为南海太守
陈后主时,除太市令,辞疾不就。
祯明初,上书极谏,谓后主溺于嬖宠,惑于酒色,不改弦易张,国将危亡。
被杀。
全陈文·卷十六
华,字仲宗吴兴人
侯景之乱,避地广州罗浮山寺,刺史欧阳頠署为南海太守,及子纥败,乃还京师
主即位,除大市令
明初上书忤旨,被杀。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陈方庆陈朝 ? — 58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89 【介绍】: 南朝陈吴兴长城人
南康悯王陈昙朗子。
少涉猎书传。
陈文帝天嘉中封临汝县侯
陈后主至德二年,累迁智武将军武州刺史
广州刺史马靖为朝廷所疑,乃以方庆广州刺史,袭杀靖。
后主祯明三年,隋师渡江,为东衡州刺史王勇所杀。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沈君高陈朝 532 — 57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2—578 【介绍】: 南朝陈吴兴人字季高
沈君理弟。
少知名,性刚直,有吏能。
陈宣帝太建中历官尚书吏部郎、广州刺史
岭南部族世相攻伐,推心抚御,甚得民和
谥祁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刘删南北朝
全粤诗·卷二
刘删字正简
番禺人郭棐广东通志》作南海人)。
少时笃学有志操,州郡举为咨议
侯景之乱,侯官徐伯阳广州,见其文,叹为“岭左英奇”,极力扬誉。
陈宣帝太建初年(五六九),召至京师,授临海王长史
张正见辈为文翰之友。
卒于官。
黄佐嘉靖四十年刊《广东通志》卷五四有传。
刘删诗,今从《艺文类聚》辑得九首、《庐山》辑得一首,共十首,参校唐《初学记》、文苑英华》、明《永乐大典》、明张之象万历三十年刊《古诗类苑》卷一四、明冯惟讷辑《古诗纪》。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萧引陈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陈兰陵人字叔休
萧允弟。
博学能文。
善隶书。
起家梁著作佐郎
侯景之乱,南奔岭表,依衡州刺史欧阳頠
陈,宣帝太建元年子纥为广州刺史据岭南反,二年陈将章昭达讨平之,始北还。
尚书金部侍郎
吕梁覆师,戎储空匮,转为库部侍郎
在职一年,器械充足,累迁中书建康
太建中广州刺史马靖兵甲精练,甚得岭表人心。
帝疑之,使喻靖入子为质。
性抗直,不事权贵,遂受谮免官。
卒年五十八。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欧阳纥陈朝 538 — 57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8—570 【介绍】: 南朝陈长沙临湘人字奉圣
欧阳頠子。
有干略,宋文帝元嘉中袭封阳山郡公都督交广等十九州诸军事广州刺史
在州十余年,威惠著于百越,进号轻车将军
宣帝即位,以久在南服,疑之。
太建元年,征为左卫将军
惧,遂举兵反,兵败伏诛。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陈方泰陈朝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陈方泰 560年—589年 陈昙朗长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陈宗室。
南康王陈昙朗子。
文帝天嘉二年嗣爵。
与恶少群聚,游逸无度。
尝任丹阳尹,广州刺史,为政残暴,免官。
后起复为都督豫章郡诸军事豫章内史。
不修政事、放纵部曲劫掠,纵火烧民宅,抢民财,免官。
陈后主祯明初,为侍中
陈亡,随入长安
隋炀帝大业中掖县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慧恺陈朝
全陈文·卷十八
慧恺法泰等知名梁代,入陈,居广州制旨寺。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王镇之南朝宋 357 — 42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57—422 【介绍】: 南朝宋琅邪临沂人字伯重
初仕晋琅邪王卫军行参军
出补上虞,有能名。
桓玄辅政,以为大将军录事参军
纠奏不避贵戚,为外甥王绥排抑,出补安成太守
败,从刘裕徐道覆有功,封华容县五等男
御史中丞,秉正不挠。
出为广州刺史,不受俸禄。
入宋,累迁宣训卫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公孙表北魏 ? — 42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22 【介绍】: 北魏燕郡广阳人字玄元
初仕后燕慕容冲尚书郎,后归北魏博士
明元帝初赐爵固安子。
河西饥,胡刘虎聚流民起事于上党,诏讨之,为胡所败,深衔之。
泰常七年,闻南宋刘裕死,奚斤率军攻宋。
吴兵将军、广州刺史克滑台,围牢,士卒多伤,牢一时不下,积前忿,使人夜就帐中缢杀之。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孔默之南朝宋 ? — 43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30 【介绍】: 南朝宋鲁郡人
孔淳之弟。
治儒学。
广州刺史,以赃货罪下廷尉,赖彭城王刘义康保持之,得免。
曾注《谷梁春秋》。
全宋文·卷四十三
默之鲁国鲁人元嘉初尚书右丞散骑常侍,转左丞,寻出为广州刺史,以赃免,有《春秋谷梁传注》。
(案,《隋志》有《孔君措训谷梁传》一卷,残阙,梁十四卷,未知即此否。)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昙摩耶舍南朝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 译经科
此云法明
罽宾国人
少好学。
年十四为弗若多罗所知。
既长标致特高。
该通经律。
有异能解。
尝习禅观。
时以比浮头婆驮。
孤行山泽。
往往冲虎。
每坐树下。
叹曰。
年已三十。
乃未得果。
何其懈哉。
至忘寝食。
以精苦悔先罪。
乃梦。
博叉天王劝以游方观道。
不当自善。
曰道可致。
不可求也。
然以非分强求。
虽死无所获。
乃游诸国。
隆安中
广州白沙寺。
善诵毗婆沙律。
时号大毗婆沙
年已八十五。
弟子八十五人。
有女子张氏字晋
清净自活。
从耶舍咨授道要。
乃为说佛生缘起。
并译出差摩经一卷。
义熙中
长安
姚兴为前席。
天竺沙门昙摩屈多友善。
秦弘始九年
共译舍利弗阿毗昙。
至十六年乃竟。
凡二十二卷。
后如江陵止新寺。
大弘禅要。
学者至三百馀人。
道俗初疑其慢。
及见之莫不倾伏。
往往定中多见殊祥。
人传以为證果矣。
元嘉中辞还西域
弟子法度善梵语。
佐耶舍译经
天竺婆勒子也。
勒贾于广州
而生度于南康
名金迦
长而出家。
获今名。
而不知者。
以度为南康人也。
度自其西归。
乃执异见。
学小乘禁方等法。
谓无十方佛。
性礼释迦
食用铜钵。
不置别器。
令诸尼相从。
而行悔罪。
止伏地相向而已。
尼法弘普明皆受其法。
而诸尼多宗习之云。
昙摩耶舍
此云法明
罽宾人
少而好学。
年十四为弗若多罗所知。
长而气干高爽雅有神慧。
该览经律悟出群。
陶思八禅游心七觉。
时人方之浮头婆驮。
孤行山泽不避豺虎。
独处思念动移宵日。
尝于树下每自剋责。
年将三十尚未得果。
何其懈哉。
于是累日不寝不食。
专精苦到以悔先罪。
乃梦见博叉天王
语之曰。
沙门当观方弘化旷济为怀。
何守小节独善而已。
道假众缘复须时熟。
非分强求死而无證。
觉自思惟欲游方授道。
既而踰历名邦履践郡国。
晋隆安中初达广州住白沙寺。
耶舍善诵毗婆沙律。
人咸号为大毗婆沙
时年已八十五。
徒众八十五人。
时有清信女张普明咨受佛法。
耶舍为说佛生缘起。
并为译出差摩经一卷。
至义熙中来入长安
姚兴僣号甚崇佛法。
耶舍既至深加礼异。
会有天竺沙门昙摩掘多来入关中
同气相求宛然若旧。
因共耶舍译舍利弗阿毗昙。
伪秦弘始九年初书梵书文。
至十六年翻译方竟。
凡二十二卷。
太子姚泓亲管理味。
沙门道标为之作序。
耶舍后南游江陵
止于辛寺大弘禅法。
其有味靖之宾披榛而至者三百馀人。
凡士庶造者。
虽先无信心见皆敬悦。
自说有一师一弟子。
修业并得罗汉。
传者失其名。
又尝于外门闭户坐禅。
忽有五六沙门来入其室。
又时见沙门飞来树端者。
往往非一。
常交接神明而俯同矇俗。
虽道迹未彰。
时人咸谓已阶圣果。
至宋元嘉中辞还西域
不知所终。
耶舍有弟子法度。
善梵汉之言常为译语。
度本竺婆勒子。
勒久停广州往来求利。
中途于南康生男。
仍名南康
长名金迦。
入道名法度。
度初为耶舍弟子承受经法。
耶舍既还外国。
度便独执矫异规以摄物。
乃言。
专学小乘禁读方等。
唯礼释迦
无十方佛。
食用铜钵无别应器。
又令诸尼相捉而行悔罪之日但伏地相向。
唯宋故丹阳尹颜瑗女法弘尼。
交州刺史张牧女普明尼。
初受其法。
都下宣业弘光诸尼习其遗风。
东土尼众亦时传其法。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求那跋摩南朝宋 365 — 429年9月28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 译经科
此云功德铠。
刹利种。
世王罽宾国
大父呵黎跋陀
此云师子贤。
僧伽阿难。
此云众喜。
皆有奇德。
跋摩年十四。
天姿秀发。
其母尝须野兽肉羹。
使办味。
跋摩曰。
有生之类。
莫不恶死。
以彼之所恶。
充己之所嗜。
岂亦仁人之用心哉。
母恚曰。
汝谓端有地狱报耶。
佗日我替汝偿。
所不悔也。
已而跋摩偶覆羹烂手。
谓母曰。
痛可柰何。
母其替我乎。
母笑曰。
痛在汝。
我安能替耶。
跋摩跪曰。
杀寔三涂极苦之因。
身作身受。
固无替理。
昨者大人之言。
其无乃过乎。
母为止杀。
终其身。
年十八。
去为沙门
有相者曰。
君三十当南面称孤。
今兹出家。
其获道果必矣。
及期王薨。
国人欲迎立之。
跋摩翻然自引。
狮子国
入阇婆。
阇婆王婆多伽母先梦圣者至。
见跋摩从受五戒。
王始不信。
以母故。
亦从受焉。
久之乃笃信。
邻国来寇。
王将禦之。
因问跋摩以不战而胜之术。
对曰其惟慈悲乎。
虽然国有患难。
而岂可弗加驱驰哉。
王行矣。
既凯旋。
王中流矢。
跋摩咒水洗之而愈。
王欲出家。
群臣固争不可。
王曰吾有三愿。
苟诸君听之。
则吾亦当听诸君请。
不然则否。
其一应同奉大和尚
其二应禁杀。
其三应有馀积。
以赈给贫乏。
于是群臣谨奉约。
而率遵五戒。
王躬治精舍。
以延跋摩。
名震诸国。
元嘉元年九月
师沙门慧观慧聪等。
表请迎至。
交州刺史
沙门长道冲道俊等。
航海以往至广州
诏听乘驿诣阙。
道由始兴。
爱其虎市山。
形类耆阇。
因改山中寺额为灵鹫。
留居之一年。
太守蔡茂之深加敬仰。
将死。
说法安慰。
而家人梦其在寺为众僧讲法。
寺有宝月殿。
跋摩于东壁戏作定光儒童布发像。
极妙。
夜辄有光。
山故多虎。
自跋摩至屏绝。
禅定必累日。
寺僧尝遣沙弥侯之。
见白狮子。
仰蹑柱而戏。
弥空皆青莲华。
沙弥惊走大呼。
僧争至。
豁无所见。
八年正月建邺
引对。
劳问甚勤。
曰寡人欲持斋不杀。
迫以身徇万几。
不获所愿。
法师远来陋邦。
何以见教。
对曰道在身。
不在事。
法由己。
不由人。
帝王所脩。
与匹夫异。
匹夫身贱名微。
言令不威。
傥不克己苦节。
何以为用。
帝王以四海为家。
万民为子。
出一嘉言。
则士庶皆悦。
布一善政。
则人神以和。
刑不夭命。
役不劳力。
则使风雨时若。
寒暑应节。
百谷滋繁。
桑麻郁茂。
以是为持斋不杀。
亦大矣。
安在辍半日之飧。
全一禽之命。
然后为弘济耶。
帝抚几叹曰。
俗迷远理。
僧滞近教。
迷远理者。
谓至道虚旷。
滞近教者。
但拘名相。
如法师所谕。
开奖人意。
可与论天人之际矣。
止祇洹寺。
讲法华及十地品。
法席之盛。
前所未见。
译菩萨善戒三十品。
优婆塞五戒法等二十六卷。
足成伊叶波罗所译杂心十卷。
元嘉六年
坐夏定林。
夏休还祇洹。
九月二十八日
中食未毕还室。
弟子从至。
泊然已化。
寿六十五。
则一日谓弟子曰。
我已證二果矣。
又说偈三十六行。
授阿沙罗曰。
可以示天竺僧。
及此土僧
有诏建塔。
译遗偈。
偈多不载。
求那跋摩
此云功德铠。
本刹利种。
累世为王治在罽宾国
年十四便机见俊达深度。
仁爱汎博崇德务善。
其母尝须野肉令跋摩办之。
跋摩曰。
有命之类莫不贪生。
夭彼之命非仁人矣。
年二十出家受戒。
洞明九部博晓四舍。
诵经百馀万言
深达律品妙入禅要。
时人号曰三藏法师
至年三十罽宾国王薨。
绝无绍嗣。
众咸议曰。
跋摩帝室之胤。
又才明德重。
可请令还俗以绍国位。
群臣数百再三固请。
跋摩不纳。
乃辞师违众林栖谷饮。
孤行山野遁迹人世。
后至阇婆国。
初未至一日阇婆王母夜梦见一道士飞舶入国。
明旦果是跋摩来至。
王母敬以圣礼从受五戒。
母因劝王曰。
宿世因缘得为母子。
我已受戒而汝不信。
恐后生之因永绝今果。
王迫以母敕。
即奉命受戒。
渐染既久专精稍笃。
顷之邻兵犯境。
王谓跋摩曰。
外贼恃力欲见侵侮。
若与斗战伤杀必多。
如其不拒危亡将至。
今唯归命师尊不知何计。
跋摩曰。
暴寇相攻宜须禦捍。
但当起慈悲心勿兴害念耳。
王自领兵拟之。
旗鼓始交贼便退散。
王遇流矢伤脚。
跋摩为咒水洗之。
信宿平复。
后为跋摩立精舍。
躬自琢材伤王脚指。
跋摩又为咒治之。
有顷平复。
京师名德沙门慧观慧聪等远挹风猷思欲参禀。
元嘉元年九月
文帝求迎请跋摩。
即敕交州刺史令泛舶延致。
等又遣沙门长道冲道隽等往彼祈请。
文帝知跋摩已至南海
于是复敕州郡令资发下京。
路由始兴经停岁许。
始兴有虎市山。
仪形耸峙峰岭高绝。
跋摩谓其髣髴耆阇。
改名灵鹫
于山寺之外别立禅室。
去寺数里磬音不闻。
每至鸣椎。
跋摩已至。
或冒雨不沾。
或履泥不污。
时众道俗莫不肃然增敬。
寺有宝月殿。
跋摩于殿北壁手自画作罗云像。
及定光儒童布发之形。
像成之后每夕放光。
久之乃歇。
始兴太守蔡茂之深加敬仰。
茂之将死。
跋摩躬自往视说法安慰。
后家人梦见茂之在寺中与众僧讲法。
此山本多虎灾。
自跋摩居之。
昼行夜往。
或时值虎以杖按头抒之而去。
跋摩尝于别室坐禅。
累日不出。
寺僧遣沙弥往候之。
见一白师子缘柱而立。
亘室弥漫生青莲花
沙弥惊恐大呼。
往视师子豁无所见。
未终之前预造遗文偈颂三十六行。
自说因缘云。
已證二果。
手自封缄付弟子阿沙罗云。
我终后可以此文还示天竺僧。
亦可示此境僧也。
既终之后即趺坐绳床。
颜貌不异似若入定。
道俗赴者千有馀人。
并闻香气芬烈。
咸见一物状若龙蛇。
可长一匹许。
起于尸侧直上冲天。
莫能诏者。
即于南林戒坛前。
依外国法阇毗之。
春秋六十有五。
求那跋摩
此云功德铠。
本刹利种。
累世为王治在罽宾国
祖父呵跋陀
此言师子贤。
以刚直被徙。
僧伽阿难。
此言众喜。
因潜隐山泽。
跋摩年十四便机见俊达深有远度。
仁爱汎博崇德务善。
其母尝须野肉令跋摩办之。
跋摩启曰。
有命之类莫不贪生。
夭彼之命非仁人矣。
母怒曰。
设令得罪吾当代汝。
跋摩他日煮油误浇其指。
因谓母曰。
代儿忍痛。
母曰。
痛在汝身吾何能代。
跋摩曰。
眼前之苦尚不能代。
况三途耶。
母乃悔悟终身断杀。
至年十八相公见而谓曰。
君年三十当抚临大国南面称尊。
若不乐世荣当获圣果。
至年二十出家受戒。
洞明九部博晓四含。
诵经百馀万言
深达律品妙入禅要。
时号曰三藏法师
至年三十罽宾王薨。
绝无绍嗣。
众咸议曰。
跋摩帝室之胤。
又才明德重。
可请令还俗以绍国位。
群臣数百再三固请。
跋摩不纳。
乃辞师违众林栖谷饮。
孤行山野遁迹人世。
后到师子国观风弘教。
识真之众咸谓已得初果。
仪形感物见者发心。
后至阇婆国。
初未至一日阇婆王母夜梦见一道士飞舶入国。
明旦果是跋摩来至。
王母敬以圣礼从受五戒。
母因劝王曰。
宿世因缘得为母子。
我已受戒而汝不信。
恐后生之因永绝今果。
王迫以母敕。
即奉命受戒。
渐染既久专精稍笃。
顷之邻兵犯境。
王谓跋摩曰。
外贼恃力欲见侵侮。
若与斗战伤杀必多。
如其不拒危亡将至。
今唯归命师尊不知何计。
跋摩曰。
暴𡨥相攻宜须禦捍。
但当起慈悲心勿兴害念耳。
王自领兵拟之。
旗鼓始交贼便退散。
王遇流矢伤脚。
跋摩为咒水洗之。
信宿平复。
王恭信稍殷。
乃欲出家修道。
因告群臣曰。
吾欲躬栖法门。
卿等可更择明主。
群臣皆拜伏劝请曰。
王若舍国则子民无依。
且敌国凶强恃险相对。
如失恩覆则黔首奚处。
大王天慈宁不悯念。
敢以死请申其悃愊。
王不忍固违。
乃就群臣请三愿。
若许者当留治国。
一愿凡所王境同奉和上
二愿尽所治内一切断杀。
三愿所有储财赈给贫病。
群臣欢喜佥然敬诺。
于是一国皆从受戒。
王后为跋摩立精舍。
躬自引材伤王脚指。
跋摩又为咒治。
有顷平复。
导化之声播于遐迩。
邻国闻风皆遣使要请。
京师名德沙门慧观慧聪等。
远挹风猷思欲餐禀。
元嘉元年九月
面启文帝
求迎请跋摩。
即敕交州刺史令汎舶延致等。
又遣沙门长道冲道俊等往彼祈请。
并致书于跋摩及阇婆王婆多加等。
必希顾临宋境流行道教。
跋摩以圣化宜广不惮游方。
先已随商人竺难提舶欲向一小国。
会值便风遂至广州
故其遗文云。
业行风所吹遂至于宋境。
此之谓也。
文帝知跋摩已至南海
于是复敕州郡令资发下京。
路由始兴
经停岁许。
始兴有虎市山。
仪形耸孤峰岭高绝。
跋摩谓其髣髴耆阇。
改名灵鹫
于山寺之外别立禅室。
室去寺数里磬音不闻。
每至鸣椎跋摩已至。
或冒雨不沾。
或履泥不湿。
时众道俗莫不肃然增敬。
寺有宝月殿。
跋摩于殿北壁手自画作罗云像及定光儒童布发之形。
像成之后每夕放光。
久之乃歇。
始兴太守蔡茂之深加敬仰。
茂之将死。
跋摩躬自往视说法安慰。
后家人梦见茂之在寺中与众僧讲法。
实由跋摩化导之力也。
此山本多虎灾。
自跋摩居之。
昼行夜往。
或时值虎。
以杖按头。
弄之而去。
于是山旅水宾去来无梗。
感德归化者十有七八焉。
跋摩尝于别室入禅。
累日不出。
寺僧遣沙弥往候之。
见一白师子缘柱而上。
亘空弥漫生青莲华。
沙弥惊恐大呼往逐师子。
豁无所见。
其灵异无方。
类多如此。
文帝重敕等。
复更敦请。
乃汎舟下都
元嘉八年正月达于建邺
文帝引见劳问慇勤。
因又言曰。
弟子常欲持斋不杀。
迫以身殉物不获从志。
法师既不远万里来化此国。
将何以教之。
跋摩曰。
夫道在心不在事。
法由己非由人。
王与匹夫所修各异。
匹夫身贱名劣。
言令不威。
若不剋己苦躬。
将何为用。
王以四海为家。
万民为子。
出一嘉言则士女咸悦。
布一善政则人神以和。
刑不夭命役无劳力。
则使风雨适时寒暖应节。
百谷滋繁桑麻郁茂。
如此持斋斋亦大矣。
如此不杀德亦众矣。
宁在阙半日之餐全一禽之命。
然后方为弘济耶。
乃抚机叹曰。
夫俗人迷于远理。
沙门滞于近教。
迷远理者谓至道虚说。
滞近教者则拘恋篇章。
如法师所言。
真谓开悟明达。
可与言天人之际矣。
乃敕住祇洹寺供给隆厚。
公王英彦莫不宗奉。
俄而于寺开讲法华及十地。
法席之日轩盖盈衢。
瞩往还肩随踵接。
跋摩神府自然妙辩天绝。
或时假译人而往复悬悟。
祇洹慧义请出菩萨善戒。
始得二十八品。
后弟子代出二品。
成三十品。
未及缮写失序品及戒品。
故今犹有两本。
或称菩萨戒地
元嘉三年
徐州刺史王仲德彭城请外国伊叶波罗译出杂心。
至择品而缘碍遂辍。
至是更请跋摩译出后品。
足成十三卷。
并先所出四分羯磨优婆塞五戒略论优婆塞二十二戒等。
凡二十六卷。
并文义详允梵汉弗差。
时影福寺尼慧果净音等。
共请跋摩云。
六年师子国八尼至京云。
宋地先未经有尼。
那得二众受戒。
恐戒品不全。
跋摩云。
戒法本在大僧众发。
设不本事无妨得戒。
如爱道之缘。
诸尼又恐年月不满。
苦欲更受。
跋摩称云。
善哉。
苟欲增明甚助随喜。
西国尼年腊未登。
又十人不满。
且令学宋语别因西域居士
更请外国尼来足满十数。
其年夏在定林下寺安居。
时有信者采华布席。
唯跋摩所坐华彩更鲜。
众咸崇以圣礼。
竟还祇洹。
其年九月二十八日中食未毕。
先起还阁。
其弟子后至。
奄然已终。
春秋六十有五。
未终之前预造遗文偈颂三十六行。
自说因缘云。
已證二
手自封缄付弟子阿沙罗云。
我终后可以此文还示天竺僧。
亦可示此境僧也。
既终之后即扶坐绳床。
颜貌不异似若入定。
道俗赴者千有馀人。
并闻香气芬烈。
咸见一物状若龙蛇。
可长一匹许。
起于尸侧直上冲天莫能詺者。
即于南林戒坛前依外国法阇毗之。
四部鳞集。
香薪成𧂐。
灌之香油以烧遗阴。
五色焰起氛氲丽空。
是时天景澄朗道俗哀叹。
仍于其处起立白塔
欲重受戒。
诸尼悲泣望断不能自胜。
初跋摩至
文帝欲从受菩萨戒。
会虏寇侵彊未及咨禀。
奄而迁化。
以本意不遂伤恨弥深。
乃令众僧译出其遗文云。
前顶礼三宝  净戒诸上座 浊世多谄曲  虚伪无诚信 愚惑不识真  怀嫉轻有德 是以诸贤圣  现世晦其迹 我求那跋摩  命行尽时至 所获善功德  今当如实说 不以谄曲心  希望求名利 为劝众懈怠  增长诸佛法 大法力如是  仁者咸谛听 我昔旷野中  初于死尸 膀胀虫烂坏  臭秽脓血流 系心缘彼处  此身性如是 常见此身相  贪蛾不畏火 如是无量种  修习死尸 放舍馀闻思  依止林树间 是夜专精进  正常不忘 境界恒在前  犹如对明镜 如彼我亦然  由是心寂靖 轻身极明净  清凉心是乐 增长大欢喜  则生无著心 变成骨锁相  白骨现在前 朽坏肢节离  白骨悉磨灭 无垢智炽然  调伏思法相 我时得如是  身安极柔软 如是方便修  胜进转增长 微尘念念灭  坏色正念法 是则身究竟  何缘起贪欲 知因诸受生  如鱼贪钩饵 彼受无量坏  念念磨灭 知彼所依处  从心猿猴起 业及业果报  依缘念念灭 心所知种种  是名别法 是则思慧念  次第满足修 种种法相  其心转明了 我于尔焰中  明见四念处 律行从是竟  摄心缘中住 苦如炽然剑  斯由渴爱转 爱尽般涅槃  普见彼三界 死焰所炽然  形体极消瘦 喜息乐方便  身还渐充满 胜妙众生相  顶忍亦如是 是于我心起  真实正方便 渐渐略境界  寂灭乐增长 得世第一法  一念缘真谛 次第法忍生  是谓无漏道 妄想及诸境  名字悉远离 境界真谛  除恼获清凉 成就三昧  离垢清凉缘 不涌亦不没  净慧如明月 湛然正安住  纯一寂灭 非我所宣说  唯佛能證知 那波阿毗昙  说五因缘果 实知修行  名者莫能见 诸论各异端  修行理无二 偏执有是非  达者无违诤 修行众妙  今我不宣说 惧人起妄想  诳惑诸世间 于彼修利  我已说少分 若彼明智者  善知此缘起 摩罗婆国界  始得初圣果 阿兰若山寺  道迹修远离 后于师子国  村名劫波利 进修得二  是名斯陀含 从是多留难  障修离欲道 见我修远离  知是处空闲 咸生希有心  利养竞来集 我见如火毒  心生大厌离 避乱浮于海  阇婆及林邑 业行风所飘  随缘之宋境 于是诸国中  随兴佛法 无问所应问  谛实真实 今此身灭尽  寂若灯火灭
此云功德铠。
本刹利种。
累世为王。
治在罽宾国
跋摩年十四。
机见俊达。
深有远度。
仁爱务善。
其母尝须野肉。
令跋摩办之。
跋摩启曰。
有命之类。
莫不贪生。
夭彼之命。
非仁人矣。
母怒曰。
设令得罪。
吾当代汝。
跋摩他口煮油。
误浇其指。
因谓母曰。
代儿忍痛。
母曰。
痛在汝身。
吾何能代。
跋摩曰。
眼前之苦。
尚不能代。
况三途耶。
母乃悔悟。
终身断杀。
至年十八。
相工见而谓曰。
君年三十。
当抚临大国。
南面称尊。
若不乐世荣。
当获圣果。
至年二十。
出家受戒。
洞明九部。
博晓四含。
诵经百馀万言
深达律品。
妙入禅要。
时人号曰。
三藏法师
至年三十。
罽宾国王薨。
绝无绍嗣。
众咸议曰。
跋摩帝室之胤。
又才明德重。
可请令还俗。
以绍国位。
群臣数百。
再三固请。
跋摩不纳。
乃辞师违众。
林栖谷饮。
孤行山野。
遁迹人世。
后到师子国
观风弘教见者发心。
后至阇婆国。
至前一日。
阇婆王母。
夜梦见一道士
飞舶入国。
明旦果跋摩至。
王母敬以圣礼从受五戒。
母因劝王曰。
宿世因缘得为母子我已受戒而汝不信。
恐后生之因。
永绝今果。
王迫以母敕即奉命受戒。
顷之邻兵犯境。
王谓跋摩曰。
外贼恃力。
欲见侵侮。
若与斗战。
伤杀必多。
如其不拒。
危亡将至。
今唯归命师尊。
不知何计。
跋摩曰。
暴寇相攻。
宜须禦捍。
但当起慈悲心。
勿兴害念耳。
王自领兵拟之。
旗鼓始交。
贼便退散王遇流矢伤脚。
跋摩为咒水洗之。
信宿平复。
王恭信稍殷。
乃欲出家修道。
因告群臣曰。
吾欲躬栖法门。
卿等可便择明主。
群臣皆拜伏劝请曰。
王若舍国。
则子民无依。
且敌国凶强。
恃崄相对。
大王天慈。
宁不悯命。
敢以死请。
王不忍固违。
乃就群臣请三愿。
若许者当留治国。
一愿凡所王境。
奉和尚
二愿尽所治内。
一切断杀。
三愿所有储财。
赈给贫病。
群臣欢喜敬诺。
于是一国皆从受戒。
王后为跋摩立精舍。
躬自琢材。
伤王脚指。
跋摩又为咒治。
有顷平复。
道化之声。
播于遐迩。
邻国闻风。
皆遣使要请。
京师名德。
慧观慧聪等。
远挹风猷。
元嘉元年九月
面启文帝
求迎跋摩。
即赐交州刺史
令泛舶延致。
等又遣沙门长道冲道俊等。
往彼祈请。
并致书于跋摩。
及阇婆王。
希临宋境。
流行道教。
跋摩以圣化宜广。
不惮游方。
路由始兴
经停岁许。
始兴有虎市山。
仪形耸峙。
峰岭高绝。
跋摩谓髣髴耆阇。
改名灵鹫
于山寺之外。
别立禅室。
去寺数里。
磬音不闻。
每至鸣椎。
跋摩已至。
或冒雨不沾。
或履泥不污。
时众道俗。
莫不肃然增敬寺有宝月殿。
跋摩于殿北壁。
手自画作罗云像。
及定光儒童布发之形。
像成之后。
每夕放光。
此山本多虎灾。
自跋摩居之。
昼行夜往。
或时值虎。
以杖按头抒之而去。
于是山旅水宾。
去来无梗。
文帝重敕等复更敦请。
乃汎舟下都
元嘉八年正月
达于建业
文帝引见。
劳问慇勤。
因言曰。
弟子常欲持斋不杀。
不获从志。
法师既不远万里。
来化此国。
将何以教之。
跋摩曰。
夫道在心。
不在事。
法由己。
非由人。
王与匹夫。
所修各异。
匹夫身贱名劣。
言令不威。
若不克己苦躬。
将何为用。
王以四海为家。
万民为子。
出一嘉言。
则士女咸悦。
布一善政。
则人神以和。
刑不夭命。
役无劳力。
使风雨适时。
寒煖应节。
百谷滋繁。
桑麻郁茂。
如此持斋亦大矣。
不杀亦众矣。
宁在阙半日之餐。
全一禽之命。
方为弘济耶。
乃抚几叹曰。
夫俗人迷于远理。
沙门滞于近教。
迷远理者。
谓至道虚说。
滞近教者。
则拘恋篇章。
如法师所言。
真开悟明达。
可与言天人之际矣。
乃敕住祇洹寺。
供给隆厚。
王公英彦。
莫不宗奉。
俄而于寺开讲法华。
及十地。
法席之日。
轩盖盈衢。
瞩往还。
肩随踵接。
其年九月二十八日
食未毕。
奄然已终。
春秋六十有五。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昙无竭南朝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宋僧。
译意法勇。
幽州黄龙人
俗姓李
幼为沙弥,修苦行。
法显等躬践佛国,遂于武帝永初元年招集沙门二十五人,入流沙,经龟兹疏勒诸国,进至罽宾,学梵文,求得《观世音受记经》梵文一部。
在檀特山南石留寺受大戒。
再西去月氏国入中天竺,同行生者惟五人,赍石蜜为粮。
终至南天竺,遂随舶泛海,达广州而归。
译有《观世音受记经》。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一 弘法科
此云法勇。
出李氏。
幽州黄龙人
沙弥
持苦行。
法显西游事。
欲踪迹之。
宋永初元年
沙门僧猛昙朗二十有五人。
海西郡
入流沙高昌
遂道龟兹沙勒。
葱岭
望雪山障雾千里。
大江湍驶。
以绳为桥。
桥之上仅可行一人。
先渡彼岸者。
必举火为识。
此岸之人见烟。
而后可进。
久无烟。
则知其人堕江中矣。
三日乃至大雪山。
壁立千仞。
俱有杙孔。
处处相对。
人持四杙。
更互著崖孔中。
猿臂而过。
至平地失十二人。
罽宾国
拜瞻佛钵。
留岁馀。
学梵语梵书。
得观世音授记经。
又西去并辛头那提河。
月氏国
瞻内髻骨观自沸水乘舟。
至檀特山南石寺。
寺僧杂三乘学。
天竺佛陀多罗
此云觉救者。
果位人也。
无谒请为和尚依止。
以受大戒。
沙门志定
阿阇梨
因坐夏。
休乃行。
路皆中天竺境也。
地旷人稀。
赍石蜜为粮。
顾影孤绝。
同伴馀五僧耳。
苟经险难。
即系念观世音以免。
将入舍卫国
有狂象群来。
方归念间。
狮子从林中出。
象怖伏。
遗粪而去。
渡恒河。
有野牛群吼而来。
又归念之。
俄大鹫飞来。
于是牛亦奔散。
无渴留止。
遍观陈迹。
亲依圣贤久之。
寻附海舶以归。
广州
其终。
别有传记。
昙无竭
此云法勇。
姓李氏
幽州黄龙人
幼为沙弥便修苦行持戒诵经。
为师僧所重。
尝闻法显等躬践佛国。
乃慨然有忘身之誓。
遂以宋永初元年招集同志沙门僧猛等。
共赍幡盖供养之具。
远适西方。
初至河南国
仍出海西郡
入流沙到高昌
郡经历龟兹沙勒。
诸国登葱岭度雪山。
进至罽宾国礼拜佛钵。
停岁馀学梵书梵语求得观世音受记经梵文一部。
复西行至辛头那提河。
河西月氏国
礼拜佛肉髻骨及睹自沸水船。
后至檀特山南石留寺。
住僧三百馀人。
杂三乘学。
无竭停此寺受大戒。
复行向中天竺界。
路既空旷唯赍石蜜为粮虽屡经危棘。
而系念所赍观世音经。
未尝暂废。
将至舍卫国
中野逢山象一群。
无竭称名归命。
即有师子从林中出。
象惊惶奔走。
后度恒河。
复值野牛一群。
鸣吼而来。
将欲害人。
无竭归命如初。
寻有大鹫飞来。
野牛惊散。
遂得免之。
后于南天竺随舶汎海达广州
其所译出观世音受记经。
今传于京师
后不知所终。
昙无竭
此云法勇。
姓李
幽州黄龙人也。
幼为沙弥便修苦行。
持戒诵经。
为师僧所重。
尝闻法显等躬践佛国。
乃慨然有忘身之誓。
遂以宋永初元年招集同志沙门僧猛昙朗之徒二十五人。
共赍幡盖供养之具。
发迹北土远适西方。
初至河南国
仍出海西郡
进入流沙到高昌郡。
经历龟兹沙勒诸国。
葱岭度雪山。
障气千重层冰万里。
下有大江流急若箭。
东西两山之胁系索为桥。
十人一过到彼岸已举烟为帜。
后人见烟。
知前已度方得更进。
若久不见烟则知暴风吹索人堕江中。
行经三日复过大雪山。
悬崖壁立无安足处。
石壁皆有故杙孔处处相对。
人各执四杙先拔下杙手攀上杙展转相攀。
经日方过及到平地相待料检。
同侣失十二人。
进至罽宾国礼拜佛钵。
停岁馀。
学梵书梵语。
求得观世音受记经梵文一部。
复西行至辛头那提河。
汉言师子。
曰缘河西月氏国
礼拜佛肉髻骨及睹自沸木舫。
后至檀特山南石留寺。
住僧三百馀人。
杂三乘学。
无竭停此寺受大戒。
天竺禅师佛驮多罗。
此云觉救。
彼土咸云。
已證果。
无竭请为和上
沙门志定阿阇梨
停夏坐三月日。
复行向中天竺。
界路既空旷唯赍石蜜为粮。
同侣尚有十三人。
八人于路并化。
馀五人同行。
无竭虽屡经危棘。
而系念所赍观世音经未尝暂废。
将至舍卫国
野中逢山象一群。
无竭称名归命。
即有师子从林中出。
象惊惶奔走。
后渡恒河。
复值野牛一群鸣吼而来。
将欲害人。
无竭归命如初。
寻有大鹫飞来野牛惊散。
遂得免之。
其诚心所感在险剋济。
皆此类也。
后于南天竺随舶汎海达广州
历事迹别有记传。
其所译出观世音受记经。
今传于京师
后不知所终。
此云法勇。
姓李
幽州黄龙人
幼为沙弥
便修苦行。
持戒诵经。
为师僧所重。
常闻法显等。
躬践佛国。
乃慨然有忘身之誓。
遂以宋永初元年
招集同志沙门
僧猛昙朗之徒。
二十五人。
共赍幡盖供养之具。
发迹至河南
海西郡
进入流沙。
高昌郡。
经历龟兹沙勒诸国。
领。
度雪山。
障气千重。
层冰万里。
下有大江流急若箭。
东西两山之胁。
系索为桥。
十人一过。
到彼岸已。
举烟为帜。
后人见烟。
知前已度。
方得更进。
若久不见烟。
则知暴风吹索。
人堕江中。
行经三日。
复过大雪山。
悬崖壁立。
无安足处。
石壁皆有故杙孔。
处处相对。
人各执四杙先拔下杙。
右手攀上杙。
展转相攀。
经三日方过。
到平地。
料检同侣。
失十二人。
进至罽宾国
礼拜佛钵。
停岁馀。
学梵书梵语。
求得观世音受记经梵文一部。
复西行至辛头那提河。
(狮子口)缘河。
西入月氏国
礼拜佛肉髻骨。
及睹自沸水船。
后至檀特山南石留寺。
住僧三百馀人。
杂三乘学。
无竭停此寺受大戒。
天竺禅师佛驮多罗。
(登圣果名)夏坐三月
复行向中天竺界。
路既空旷。
唯赍石蜜为粮。
同侣十三人。
八人死于路。
五人同行。
无竭虽屡经危棘。
而系念所赍观世音经。
未常暂废。
将至舍卫国中。
野逢山象一群。
无竭称名归命。
即有师子。
从林中出。
象惊惶奔走。
后度恒河。
复值野牛一群。
鸣吼而来。
将欲害人。
无竭归命如初。
寻有大鹫飞来。
野牛惊散。
遂得免之。
后于南天竺。
随舶汎海。
广州
译出观世音受记经。
传于京师
后不知所终。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刘谦之南朝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宋彭城吕人
刘简之弟。
好学。
东晋安帝义熙末,为始兴相。
徐道期流寓广州,招集亡命,出攻始兴
谦之破走之,进平广州,诛其党与。
振威将军广州刺史,后为太中大夫
撰《晋纪》二十卷。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褚裕之南朝宋 381 — 42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81—424 【介绍】: 南朝宋河南阳翟人字叔度
褚秀之弟。
东晋末从刘裕征战,伐鲜卑,讨卢循,以功领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
在任四年,广营贿货,家财丰积,坐免官。
刘裕代晋,封番禺县男,累迁雍州刺史,领宁蛮校尉襄阳义成太守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徐豁南朝宋 378 — 42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78—428 【介绍】: 南朝宋东莞姑幕人字万同
徐邈子。
太学博士
宋武帝永初初,为尚书左丞山阴
精练明理,为时所重。
宋文帝元嘉初,为始兴太守
听取郡县意见,表陈三事,改进政事,受文帝嘉奖。
广州刺史,未拜卒。
全宋文·卷二十七
字万同东莞姑幕人太子左卫率邈子。
隆安末太学博士,以忤桓玄免官,败,起为秘书郎尚书仓部郎右军何无忌功曹,仍为镇南参军祠部永世、建武司马中军参军尚书左丞
宋受禅,为徐羡之军司马尚书左丞、山令。
元嘉初始兴太守五年,进使持节都督广交二州诸军事宁远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未拜,卒。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谢灵运南朝宋 385 — 43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85—433 【介绍】: 南朝宋陈郡阳夏人
谢玄孙。
幼寄养于外,因名客儿,人称谢客
晋时袭封康乐公又称谢康乐
少好学,博览群书,文章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
秘书丞
入宋,累官太子左卫率、永嘉太守,好游山水,不理政务。
后辞官返会稽故宅,经营园林。
文帝元嘉初,征为秘书监,迁侍中临川内史
因昼夜游娱宴集,免官。
谢惠连、羊璿之等以文章赏会,共为山泽之游。
使奴僮及门生凿山浚湖。
屡触犯郡守,被诬谋反,被杀。
工诗文,诗开山水诗一派。
有明人辑本《谢康乐》。
全宋文·卷三十
灵运小名客儿陈郡阳夏人车骑将军玄孙,袭封康乐公,为琅邪王大司马参军
刘毅姑孰,以为抚军记室参军江陵,又以为卫军从事中郎
诛,武帝版为太尉参军,入为秘书丞,坐事免。
骠骑道怜版为咨议参军,转中书侍郎,又为世子中军咨议黄门侍郎,仍除宋国黄门侍郎,迁相国从事中郎世子左卫率,免。
宋受禅,降公爵为侯,起为散骑常侍,转太子左卫率。
少帝即位,出为永嘉太守
文帝即位,征为秘书监,迁侍中
寻引病东归,以游宴免。
起为临川内史,为有司所纠,兴兵叛逸,禽付广州
元嘉十年,于广州弃市,有《晋书》三十六卷,集二十卷。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